第十二周升旗儀式
——關注消防 珍愛生命
大家知道11月9號是什么日子嗎?11月9日的日數恰好與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,而且這一天前后,正值風干物燥,火災多發(fā)的冬季,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冬季防火工作。為增強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,使“119”更加深入人心,公安部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“消防安全日”。
火,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,帶來了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。但火如果失去控制,釀成火災,就會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。1997年5月,云南省富寧縣小學起火釀成火災,傷亡2人;2004年2月15日一天內,吉林、浙江兩省接連發(fā)生特大火災。一南一北兩場大火吞噬了90多人的寶貴生命。這一幕幕血的教訓,都是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釀成的惡果。因此,提高防火意識和技能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當務之急。作為一名小學生增強自我防范意識,掌握一些火場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,現在給大家介紹火場逃生的對策及方法。
發(fā)生火災時,可采取下列三項措施:(一)滅火(二)報警(三)逃生。
由于我們還小,還不具備成年人的思維和體力,為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和生命安全,國家明令禁止學校、機關和其他社會團體組織中小學參加滅火。我們就要學會報警和掌握逃生的技巧。
1、報警:發(fā)現火災時,應立即撥打“119”報警,同時也可大聲呼喊、敲門、喚起他人知道火災發(fā)生。在打“119”報警時,切勿心慌,一定要詳細說明火警發(fā)生的地址、處所、建筑物狀況等,以便消防車輛能及時前往救災。
2、逃生:
?。?)要鎮(zhèn)靜,保持清醒的頭腦,不能盲目追隨、不擁擠,盡快撤離險地。
(2)做好簡易防護。逃生時可用水浸濕毛巾或餐巾布、口罩、衣服等,將口鼻捂嚴,匍匐前進,不要直立迎風而逃。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,要防止煙霧中毒,防止窒息。
(3)找好避難場所,固守待援,不要到處奔跑。如各種逃生路線被切斷,應退居室內,關閉門窗,有條件可向門窗上澆水,以延緩火勢蔓延。同時,可向室外扔出小東西,引起別人注意,在夜晚可向外打手電,發(fā)出求救信號。切忌向光朝亮,因為這時可能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、跳閘等,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險之處。
?。?)樓房起火被困住時,可以把床單、窗簾或繩子結起來,系牢后,抓住繩索往下滑到安全地帶,絕對不要冒險跳樓。
?。?)當你身上的衣服被燒著時,趕快在地上翻滾,把火焰撲滅。
同學們,“遠離火災,創(chuàng)造和諧社會”是我們共同的目標,讓我們攜起手來,關注消防安全,珍愛生命,多學有關消防安全的知識,不私自玩火,私自用火,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!
(撰稿人:王麗萍)
文明好少年:裴正怡、蘆玥瑤、王海陽、王華鑫、鄭浩然、周格旭、周杰宸幾位同學。裴正怡是我班的大隊委員,生活中她活潑開朗,學習上她刻苦認真,工作中又能獨擋一面,是老師的得力助手;蘆玥瑤、王海陽、周杰宸同學自進入四年級以來,課堂上認真聽講,課下積極努力,他們的進步得到了同學的認可,老師的肯定;王華鑫、鄭浩然同學是班的小雷鋒,他們關心同學,心系集體,常常為同學們開窗通風,開關班里的照明燈,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;周格旭同學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,大到蜥蜴小到螞蟻,都是他課下觀察研究的對象,堪稱我班的“科普小百科”。